在教育孩子的方面,速讀速記專家們一直跟家長們強調:我們Z好睜一眼,閉一眼。用睜著的那只眼去看孩子的優點、長處和潛力,對孩子的缺點、不足和問題,我們如果能閉起眼睛,那些缺點、不足和問題也許慢慢就不存在了。
一、學會“欺騙”可能是教育的Z高境界.
有一個世界級的大“騙子”,叫羅森塔爾,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。有一次他到一個學校,隨便挑了十幾個孩子,硬說他們是天才,結果八個月后,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真的發現這些孩子進步明顯,慢慢變成了天才。這個騙局后來被稱為“羅森塔爾效應”,也叫“期待效應”。幾乎任何一個學教育的老師都知道這個“騙局”。凡是能從中悟出點道理的,掌握這個“騙術”的,都成為優秀老師了??上У氖?,很多老師知道這個“騙局”,卻因為自己長有一雙慧眼,不能睜一眼閉一眼,而把孩子身上的問題看得清清楚楚,Z后沒能成為Z優秀的老師。
二、Z好的教育就是告訴孩子:你是優秀的。
我做了這么多年教育,Z近突然明白,為什么我能讓孩子比較喜歡我,在教育上取得了一點小成績,原來我也是一個“騙子”。兩周前,有四個孩子吃過飯跑到我的辦公室嘻嘻哈哈,一個個像猴子一樣不安穩。我跟孩子們說,如果誰能先坐下來,我就看他的眼睛,再告訴他聰明不聰明。孩子們立即安靜下來了。我先告訴他們:老師在全國各地見過無數的小朋友,只要看一下眼睛,就能知道誰聰明,誰不聰明。當我一個一個看過去的時候,大部分孩子的眼中流露的是期待,但有一個孩子顯然帶著一些擔憂,也許他自認為不太聰明。然后我開始發表結論:一個一個告訴他們,是聰明的孩子。然后我說:“老師覺得很奇怪呀,怎么你們四個小朋友都是聰明的孩子呢?”我又故意重看了一遍,再次強調沒看錯,每個都是聰明的孩子。這時,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,坐得也特別端正。
仔細回想幾十年的教育生涯,像這樣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。教育原來是這么簡單的事。Z好的教育原來是“騙”孩子們,告訴他是Z優秀的就行了。從這個角度講,Z優秀的老師其實就是父母,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孩子第一任老師,而且每個都是“騙術”高超的優秀老師。
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后,無任何知識技能,無任何掌控自己的力量。這時,他們的內心充滿著恐懼,唯有用哭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。這時爸爸媽媽成為孩子人生遇到的第一個“騙子”,他們會不斷告訴孩子,他是天下Z聰明的人,他是天下Z漂亮的人。即使孩子講話口齒不清,家長也會說孩子越來越進步了,即使孩子只能往前走一步就跌倒了,父母也會豎起大拇指說孩子太厲害了。正是在這種“騙術”下,孩子找到了學習、成長、改變的動力,向著完善自己的方向前進著。其實,一無是處的孩子是因為被父母“騙”得認為自己是優秀的,他才真的慢慢成為優秀的孩子。
經常有家長向我說著自己的苦惱,說自己的孩子很幼稚,不像別人家的孩子懂事。一般我都會恭喜這位家長。因為,當一個孩子還比較幼稚的時候,他給了家長“騙”他的機會。如果一個孩子看起來少年老成,他對父母的“騙”已經不以為然,甚至嗤之以鼻,認為無聊,那么教育將失去一個Z有力的武器。
老說孩子愛學習,孩子慢慢就會養成愛學習的習慣。為什么“騙”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?
人的行為形成Z大的秘密是:先定為,再裝為,后變為。比如,我們希望孩子是個愛學習的人。就可以用以上三步來實現:
1、先定為:用盡一切方式說孩子是愛學習的。對孩子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。對別人說他是愛學習的好孩子。平時就把他當作是愛學習的好孩子對待。
2、再裝為:孩子剛開始的時候,可能對你說的話莫名其妙,但是當他經常聽到別人把他當作愛學習的榜樣宣傳時,他就可能會去嘗試一下愛學習的感覺。一旦孩子有任何愛學習的表現,立即會得到他人的肯定:他果然是個愛學習的孩子。那這個孩子就會在這些人面前表現得愛學習,即使不是真的愛學習,他裝也得裝成愛學習的樣子。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越多,他裝的范圍越廣;他周圍說他愛學習的人堅持越長時間,他裝的時間就越久。
3、后變為:當這個孩子經常裝成愛學習的樣子,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習慣。他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,愛學習是他本來就有的狀態,于是他真的成為愛學習的好孩子了。
俗話說,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,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某個人是什么人,那他一定會變成什么人。心理學家曾經研究得出結論:想讓別人變成什么樣的人,就以他是什么樣的人來對待他。
優秀的老師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無意遵循了這個原理,他們把孩子先定為優秀的,聰明的,有愛心的……然后,孩子在這些老師或父母面前就裝成這種人,Z后他們真的成為了這種人,老師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當你不斷告訴孩子他不夠優秀的時候,其實你也是個“騙子”,只不過把孩子“騙”成了一個不優秀的人而已。
原來“騙”是一種教育的智慧,教育的成功與否就在于你如何“騙”孩子。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優秀,請你“騙”他說,他就是優秀的。
周末、節假日客服電話:13105263125